如何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大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配资门户查询,在艺术的浸润中领悟红岩精神的真谛?也许,可以从这场活动中找到答案。
\n7月15日,沙坪坝区“红岩文化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启动仪式暨四川美术学院“红岩魂·金石颂”美育思政走进社区文明实践活动举行。
\n启动仪式上,沙坪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可欣致辞。
\n沙坪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可欣表示,该活动是沙坪坝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n川美学子将“红岩魂”篆刻于方寸之间
\n当天上午,童家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人头攒动,旧书换享、红岩经典诵读、红岩小剧场展演、红岩知识问答和团扇红梅书画现场体验等精彩活动正火热进行,吸引到不少辖区居民热情参与,可谓是老中青小汇聚一堂。
\n值得一提的是,在进门大厅处,展出了20余件篆刻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印制在展架上,不仅具有线条和图案的美感,篆刻的文字也十分考究,从中能够读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故事。
\n叶子晗是四川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大三学生,她篆刻的作品名为《抗战总动员》。叶子晗告诉记者,这件作品与杰出记者邹韬奋有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邹韬奋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战方针政策,积极动员广大民众投入救亡运动。
\n由邹韬奋主编的《全民抗战》曾在重庆出版,该刊物第一页刊头正上方居中写有“全民抗战”四个大字,四个大字左右两边竖排分别注有“全民动员”“抗战到底”八个字(创刊号除外)。
\n“老师组织我们去参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我看到了邹韬奋的一篇文章,这五个字令我印象深刻。”叶子晗说,她花了一周的时间完成这件作品,“‘抗战总动员’是中共向全国乃至世界发出的最强音:团结到底,抗战到底。”
\n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新范式
\n黄可欣介绍,今年来,沙坪坝区着力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创新开展“文明换享家”改革项目,不断强化社区主体作用,有效整合社会各界力量,用“小积分”传递“大文明”,让“小阵地”迸发“大能量”。
\n居民参与团扇红梅书画现场体验。
\n她说,沙坪坝区与红岩文化中心紧密联系、深度合作,建立“双组长”工作专班,高效推动6类25项工作落地实施,持续打造具有沙坪坝辨识度和红岩味的文化育人标志性成果。今天,正式启动“红岩文化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希望依托贴近群众的阵地、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换享家”活动,推动红岩精神走到家门口,走进群众身边。
\n四川美术学院“红岩魂·金石颂”美育思政课走进社区文明实践,同样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换享家”项目,让美育思政课与红岩精神扎根基层土壤。
\n记者了解到,沙坪坝区与包括四川美术学院在内的18所驻区高校建立宣传思想文化联盟,围绕城市形象推广、意识形态联动、文艺精品创作等6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已形成校地合作项目34个。
\n同时,启动“一堂课 一道题”红岩思政主题活动,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新范式,将红色故事宣讲、美育思政课堂、主流价值培育等融入一场场文明实践活动中来,让每个沙坪坝人都能感受到这股精神力量的激励。
\n上游新闻记者 李析力 图片由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提供配资门户查询
叁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